謝嘉宸 Miya|跨性別是 —— 「 跨越框架 」(下篇)
文字、攝影 / 陳宣澍
近年,越來越多跨性別議題浮上檯面,性別友善廁所、免術換證、工作權益⋯⋯
然而社會關注的同時,真的看見跨性別了嗎?
還是單靠刻板印象,就憑空想像出一套跨性別形象?
於是恐懼憂心,於是賤斥鄙夷,於是堆疊無數惡意,乃至深化歧視,對跨性別社群做出傷害。
而外界窺探跨性別的同時,跨性別社群內也不少爭論,試圖定義什麼才是跨性別?
也讓遊走於性別光譜、多元樣貌的實踐者,彼此緊張相互審查。
然而,這些外界的質疑與內部的辯論,真的完全沒有道理嗎?
與其一昧以言詞抵擋攻防,熱線選擇透過「真實的跨性別生命經驗」,讓討論更聚焦於現實。
2022年熱線透過訪談,呈現五位跨性別者的生命經驗,
讓讀者從這些截然不同的樣貌中,去想像、思索、暸解台灣的「跨性別」究竟是何種景象。
今年,我們希望換另一個角度,以台灣多元性別社群中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為開端,
訴說各自心中所認為的——「跨性別是什麼?」
去梳理各自對跨性別的想像、定義,以及所見證或經歷的困境與展望。
而對你來說,跨性別是什麼呢?
透過這些真實的生命經驗,或許我們能有更多思考與看見。
舞台幕後:肯認自己,找回初心
外界的惡意固然猖狂,但謝嘉宸沈澱自省,發現之所以動搖,是因為自己也還沒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
「明明一直想站出來,證明跨性別有資格站上舞台,但進入演藝圈七年了,始終都沒有做到;
直到有一天我朋友問我,你自己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的跨性別身份,那別人又怎麼知道你是?」
友人一席話,如同當頭棒喝,讓謝嘉宸決定調整心態,擁抱自己的跨性別身份,
一改過去面對質疑與挑戰時一貫裝傻,不承認也不否認,甚至直接逃跑的態度。
而第一步,是卸下心防:「我為什麼會害怕?因為我打從心底知道我是從男生『轉變』的,
不是『真的』女生,所以即便經歷過手術、身分證是2開頭了,我還是很不認同自己。」
越是心虛,越是透過外表武裝,「我以前拍照就是刻意要脫、要性感,連出門穿著都要很辣、很露,
誇張到連身旁朋友都說,Miya 你真的沒必要這樣。」
但謝嘉宸就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女性特徵,怕別人沒發現自己是女人,簡直要走火入魔。
也因為如此,那時候收穫到的粉絲,全是意淫她肉體而來,「我的讚數、流量很高,但你一點開,
那些留言全部都是:哇靠太辣了吧、好想上你喔操、我女友像你這樣就好了……」就連接到業配,
不論謝嘉宸介紹的再認真,那些與面膜、內衣、保養品的合照下面,也只有滿滿的「我想幹死你」。
終於,謝嘉宸意識到,這些為慾望而來的流量,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渴望的,
是透過跨性別身份,對社會造成正向改變的影響力,所以她靜下心來,等待一個出櫃的機會。
重返舞台:找到屬於自己的耀眼時刻
謝嘉宸並沒有馬上公開出櫃,而是等待一個第三方報導的契機,終於,
一年後《 FHM 男人幫 》雜誌上門邀約,希望能做一期跨性別藝人的採訪企劃。
「我很感謝男人幫,給我足足五篇報導的篇幅,從家庭、求學,到出社會、出道,
鉅細彌遺的呈現我光鮮亮麗背後,所一路經歷的挑戰,以及我如何釋懷、與自己和解。」
《男人幫》的訪談,成為謝嘉宸在出櫃上最重要的轉捩點,但坦承自己的跨性別身份,
也讓她短短一個月內,粉絲數狂掉兩、三萬人。「我可以理解,大部人可能沒辦法接受他們曾經幻想、
意淫過的人,竟然是『男人』。」「但這樣也好,因為離開的都是只喜歡我肉體的人。」
而這三年,謝嘉宸慢慢累積回來了許多女性粉絲,留言也不再只是腥羶色的粗俗話語,
而是變成:「 Miya 你的衣服在哪裡買的?這件很好看欸… 你用哪個保養品?好喜歡你的妝髮!」
「粉絲開始相信我是一個很真實的人,而不是,喔又要露奶喔這個女的。」
那一刻,謝嘉宸才明白,做回真實的自己,所得到的回饋也都很知心。
舞台綻放:讓跨性別生命經驗,成為表演底蘊
然而,卸下武裝後的謝嘉宸,一不小心在舒適圈內過得太安逸。直到有一天,一名藝術家前輩對她說:
「 Miya 你真的把自己過得太像一個女生…我沒有惡意,你是女生沒有錯,但我覺得你還是要時不時去釋放你的訊息、展現你的特別之處。」
起初,謝嘉宸並不明白前輩的意思,直到去年接到了楊雅喆導演的戲,導演對她說:
「善用你的天賦,跟你的特色,這些都是你的武器,因為你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你不要只把這些當成痛苦的回憶,
的確,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別人沒有走過,很難受、很難走的路,但也造就你現在,有很多別人沒有的養分。」「你不要害怕,你就丟出來!」
楊雅喆導演的話,激發謝嘉宸將身為跨性別的心路歷程化為底蘊:
「我才發現我收穫很多看事情的視野、角度,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向去共感,進而詮釋角色,這些是別人拿不走的。」
而謝嘉宸在拍丁冠濠導演的電影《關山渡若飛》時,演出一個與自己生命經驗截然不同的跨性別者,
「當下有很多反應,是當我意識到時,那句話已經吐出來了。」流暢演繹劇本與導演指令之餘,
也創造出了淬鍊自生命經驗的獨特表演。
那一刻,跨性別的經歷,使她無比耀眼。
而過去,曾有導演質疑謝嘉宸無法演出媽媽,
「可是很妙喔,我後來滿常演到媽媽的角色,而且是順性別媽媽喔!」
一開始謝嘉宸也有些忐忑,但當時的導演說:
「 Miya,我選你演這個角色是因為,你不會懷孕生小孩,所以我相信假如你今天有小孩,你會更珍惜。」
對方更說:「我知道你的故事,我知道你是誰,所以我找你來演這個角色,我知道你適合。」
謝嘉宸沒讓導演失望,並用自己跨性別歷程所遭受到的艱難經驗,詮釋那個媽媽角色的含辛茹苦:
「雖然我們的苦是不同的苦,但我知道當一個人苦到一個困境、苦到一個低谷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
運動舞台:我很強,無關性別
除了演員、模特兒,謝嘉宸也是一位業餘的排球選手。
隨著跨性別運動發展,跨性別運動員的權益與賽制爭議也浮上檯面。
對此,謝嘉宸認為要從不同面向來探討。
首先,她認為正規的體育賽事,應該與業餘的體育比賽做出區隔,畢竟參賽的門檻與比賽的性質截然不同,
對參與者的限制、檢驗標準也該有所不同,否則單憑一句「不公平」的爭議,就讓跨性別者難以參與各種層級的體育賽事,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謝嘉宸表示,她支持正規體育賽事嚴格的檢驗參賽者的睪固酮,甚至對身形優勢做出評斷討論;
而業餘賽事,則可以參賽者的身份性別、是否有服用賀爾蒙來決定參賽組別,甚至也樂見跨性別者擁有獨立賽事。
她以自己舉例:「像我身分證已經是女生,而且我的外表也是女性特徵,因為有穩定服用賀爾蒙,
所以在業餘比賽上,我參加女子組完全符合規定,但還是常常遭到質疑,每次比賽都會登上靠北排球。」
但大眾沒看到她除了手術後漫長的恢復之外,還要服用女性賀爾蒙,這都會影響肌肉組成,
讓她必須花比順性別女性更多的時間,才能訓練出足夠的肌力體能。
「可是大家沒看到我比別人加倍訓練的努力,你只看到我的身高,認為我一定有身形的優勢,
那是因為你覺得我很強,但不代表我真的因為性別、身體而有先天好處。」
謝嘉宸認為,跨性別者經歷手術、賀爾蒙,能再登上賽場已不容易,如果只是業餘比賽,
以身份性別作為標準即可,無須一直對跨性別選手質疑、否定。
面對觀眾:跨性別是什麼?
從娛樂圈到排球場,謝嘉宸面對無數觀眾,她以真實的跨性別身份示人,
希望讓大家有更多資訊理解什麼是跨性別。
「我不喜歡傳統的性別二分,好像一定要是男跨女、女跨男,這樣太狹隘了。」
謝嘉宸認為,跨越原生性別帶來的框架,就是跨性別。
「而且,跨性別是流動的!」謝嘉宸覺得,性別認同是會隨著時間、情境而有不同,
她以友人舉例:「對方大學覺得自己是女生,開始嘗試女裝打扮,但過程裡他找到更舒服的樣子,
有了更自在的性別認同,那又何樂不為?「而那段跨性別的歷程就是他的生命經驗。」
不必刻意否定,反而成為底蘊。
謝嘉宸強調,跨性別運動應該讓更多人看見,性別流動的可能性,打破既有僵固的二分法,才能讓大家更多元、更解放;
而跨性別運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給社會更多的資訊、更多的刺激,讓大眾能暸解「跨越性別框架」的意義與實踐。
「不然這個社會看跨性別遊行,就像在看電子花車一樣。」
只是用娛樂甚至獵奇的眼光,看一場生動的秀,卻未曾真的看見跨性別運動的思維,以及社群真實的面貌,是非常可惜的。
而在同志運動中,也有不同群體排斥跨性別的情形,而跨性別群體裡,也有個體仰仗跨性別身份,騷擾不同性別者的情形,
這些都是跨性別運動應該透過討論與行動,來面對、自省的重要課題。不只跨越性別,還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謝嘉宸眼中的跨性別運動,如同演員站在舞台上,必須思索如何展演,才能以生命創造影響力,激起大眾的共鳴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