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撐起多元成長空間
6歲兒童的雙親之一 —— 小齊
我是一位患有肌肉萎縮症的極重度障礙者。終身需要輪椅代步,24小時的人力協助,才能夠維持我的生活大小事。同時我也是一位6歲小孩的家長。
十年前,認識了殘酷兒Vincent。他邀請我們參與臺灣同志大遊行。這也是我與另一伴,第一次接觸到同志議題。我們被遊行的多元,感到非常的驚艷及震撼。從那天起,我們也開始關心、學習LGBT、性別平等、女權等等的相關議題。
雖然我是異性戀,但是在婚姻平權的口號中「自由戀愛、平等成家」,深深的感動我們。因為障礙者的戀愛與成家,雙方的親友間,因刻板印象、偏見而反對。我也深刻的體會,雖然我與同志有著不同的生命經驗,但是有相似的困難處境。
我與伴侶開始計畫生育時,除了討論(我)障礙議題與育兒的議題外,我們也討論如何支撐出小孩的多元成長經驗。在懷孕到孩子出生的期間,我們盡量保守孩子性別的秘密。希望身邊的親朋好友要送東西時,就不會有太多刻板印象的衣物、玩家。性別不公開一事,當然引起了我們雙方長輩的反彈。
我們雙方父母,都是4、5年級生,個性上也相對保守,且有宗教信仰。長輩們很難理解,這麼做有什麼意義?男就男,女就女,有一定要穿的服飾與玩具;甚至連同年紀的好朋友們,也與我們表示,萬一「送錯」禮物,會很尷尬。對於我們夫妻來說,孩子的主要教養者是我們。長輩無法接受,就尊重長輩的想法。在確保孩子的發展空間下,可以自由、多元的探險,不在他們面前有太激進的做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建立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玩具到衣服、鞋子都讓他自己選。常常他選擇的顏色款式,不符合生理性別時,也會讓服飾店的店員有些錯愕,有時還會想「導正」小孩的選擇。這時我們就會強硬的踩住立場。並告訴店家,這是孩子喜歡的選擇!通常店家基於和氣生財。也不會在多說些什麼。
無論是父母、認識十多年的好朋友們,或是與店員互動的經驗。不斷的凸顯性別刻板印象,深深刻印在每個人的腦子裡,成為許多人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也因為這樣,我們與身邊的親友們,有許多理念上的磨擦。我們小家庭原本與父母同住,目前搬出去住。至於好朋友們,若有聚會就盡量不帶孩子一同前往。畢竟大人的聚會,對孩子來說,也是無聊。
除了建立多元自由的環境,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學習與發展,同時我們也實踐兒童人權、民主的教育理念,加入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與同理念的家庭一起實踐與扶持。潤潤現在也6歲了!他的身邊接觸各式各樣的人與家庭,有障礙者、同志、原住民、新住民等等社群,這些都是他成長的養份。我們希望台灣的社會可以越來越有多元、民主、自由。讓我們的孩子們可以勇於做自己、負責任,並且關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