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聯合聲明】支持修訂性平三法,並請看見多元性別的交織處境

2023-07-12【聯合聲明】支持修訂性平三法,並請看見多元性別的交織處境

 

因為近期的 #MeToo 運動,大眾開始正視長期潛藏的性騷擾事件與結構性的不平等,政府也預計在本週提出性平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修法草案,回應社會對於性騷擾防治的各種討論。作為長期關注性別平等的民間團體,我們除了支持修法,也希望在此時呼籲社會大眾及政府關注當事人在多元性別身分上的交織性,可能因參雜不同身分與特有處境,而產生權利不對等的狀況,有著更難被社會輿論理解與看見、也更難取得友善資源的特殊困境。

 

今(2023)年行政院委託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的《我國多元性別者生活狀況調查》中,有56% 的受訪者曾因為自己是 LGBT+ 在職場被歧視,70% 的受訪者曾因為自己是 LGBT+ 在學校被歧視,然而實際嘗試申訴的受訪者,不到 3%。其中影響申訴意願的因素分別為:

➀ 不必麻煩因為總會發生 —— 49%

➁ 不會有任何改變 —— 39%
➂ 不想揭露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 39%

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針對 LGBT+ 國高中職學生進行的《2020 台灣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中,遇到校園內騷擾與攻擊事件的學生裡,也只有 45% 的學生曾經向教職員申訴;曾聽過老師、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對性別氣質之負面言論的受訪者比例,更高達 69% 與 74%。

 

對 LGBT+ 社群來說,對於 LGBT+ 有敵意、歧視性的言行,其實就是一種性騷擾。不論是在職場、學校或非特定公共場域,當 LGBT+ 被迫表達自身的性別認同,或面臨場域中有權勢者的歧視性言行,都很有可能影響著 LGBT+ 的身心狀況,以及在該場域中的機會與處境。

 

在同志團體長期的社群服務經驗中,有許多 LGBT+ 學生遇到教師在課堂上講出歧視同志的言詞,但不敢向校方提出校園性平事件的申訴;或是在事件調查過程中,遇到教職員與調查人員探問、質疑其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難以理解 LGBT+ 學生進入程序後的被迫出櫃壓力,形成進入程序後的二度創傷。在職場中,主管與同事在閒聊中訕笑他人的性別氣質或性傾向,使得 LGBT+ 員工擔心影響人際關係與升遷機會,而不敢在職場中出櫃;甚至是已處於敵意環境的性騷擾事件時,也因為難以信任企業內部申訴管道的友善度,幾乎大多選擇隱忍不報。

 

上述的數據及案例都顯示:申訴調查程序的不易理解、調查人員缺乏多元性別意識、相關教育培訓資源的缺乏、多元性別的特殊處境未被理解,甚至在程序中陷入更不利的處境,遭受二次傷害等,都導致 LGBT+ 當事人遭遇性騷擾事件後傾向消極處理,讓所謂「接住所有人」的口號成為空談。

 

因此,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勵馨基金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團體在支持本次修法之餘,同時共同呼籲在政策討論中應該納入以下三點,以緩解多元性別者所面對的不利處境:

 

➀ 建立性平事件的調查委員人才庫,積極提升調查人員對 LGBT+ 當事人特殊處境的理解,並擬定調查人員申訴與淘汰的篩選機制,減少二度傷害的機會。

 

➁ 不論在前端通報或是後續調查程序中,都應提升相關人員的「多元性別敏感度」及「創傷知情」的意識,避免在 LGBT+ 當事人遭遇二度傷害、無法信任求助管道,導致系統漏接。

 

➂ 應積極提升多元性別友善資源的串連與可接近性,讓 LGBT+ 當事人遭受性騷擾事件時,能快速了解並連結到適切的友善資源,尋求相關協助。

 

我們相信,無論是什麼樣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平等的尊重和機會、都可以安全地在社會中生活。透過本次的修法行動,我們期待能降低性騷擾事件的 LGBT+ 當事人在對外正式求助時的擔憂,建立更友善、更具敏感度、可被信任的求助管道,讓性騷擾防治網絡可以接住更多人。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