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代號跨性別:電影中的跨性別】

電影中的跨性別

文/陳宏瑋(波昂刺刺)

許多人不知道,「跨性別」一詞最早出現在華語電影,來自2006年的臺灣電影《盛夏光年》。上了高中的的康正行(張睿家飾演),情慾萌發摸索性向,前往圖書館翻閱答案。鏡頭緩緩捕捉到,他拾起書架上擺放的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出版的《跨性別》。無法確認這是主創團隊刻意或偶然為之,卻是「跨性別」一詞於銀幕的第一頁。

依隨性別論述前進,跨性別不再是書本上的詞彙,化作電影主題再現在電影中。終於,觀影者看見二分世界以外的「性別」,攪動僵固性別的二元對立。本文將提及數部臺灣電影的跨性別者再現,期勉啟發讀者對於跨性別者的想像與認識。

 

《艷光四射歌舞團》:二元對立外的扮裝皇后

《艷光四射歌舞團》是周美玲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電影。在此之前,她曾拍攝《私角落》紀錄名為「Corner’s」的同志酒吧。過程中不只是訪談紀實,更再現出女女情慾,呈現出導演的性別多元觀點及對同志社群的關注。

《艷光四色歌舞團》是臺灣第一部以扮裝皇后為主題的劇情片,主角蕭薔薇白天是道士晚上則是電子花車皇后,某天招魂時死者竟是自己愛侶。全片探討許多生/死、男/女、真實/表演等等議題,暢述二元對立外的各式可能,運用敢曝(Camp)元素翻轉社會常規,呈現出臺灣「跨」界美學。

 

《晃遊身體》:跨越身體的界線

《晃遊身體》是應政儒執導的實驗紀錄片。本片除記錄臺灣資深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小白鳥的身體認同外,更訪問了幾位同志/跨性別者李葯、AG以及陳煜明。

本片為導演的畢業製作,核心探討性別╱身體的意象界線,透過被攝者們的論述呈現其如何拒絕主流性別體制,拓展出身體的「晃遊意識」。《晃遊身體》細膩且脈絡化地讓跨性別者開口言說,讓觀眾看見跨性別者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樣貌。

 

《阿莉芙》:華語跨性別電影的里程碑

《阿莉芙》共有三段故事軸線,主角分別皆為跨性別者。包含急欲變性的原住民王子阿利夫、完成變性手術的酒吧老闆娘Sherry、鍾情扮裝表演的異性戀者政哲。種種主題,看得出導演王育麟以關懷跨性別者為核心,訴說各種人生故事。

無奈本片過於蜻蜓點水什麼都要談,故事刻鑿得瑣碎、參差不齊,但我仍然認為《阿莉芙》是華語跨性別電影的里程碑。因為它確實講出「跨性別」的多元性別光譜,刻意安排不同類型角色,呈現出各種性/別認同與展演。更值得讚賞是陳竹昇飾演的Sherry,是華語銀幕中罕見的中老年同志,透過他精湛演技、妙語如珠的詮釋,觀眾看見同志晚年在常規體制下的落魄,凸顯出平權的重要與急迫。此角更獲得金馬獎肯定,讓華語世界更認識跨性別,功不可沒。

 

《男兒王》:笑鬧間肯認性別多元

儘管非臺灣電影,我必須特別提及《男兒王》。本片來自只允許同志「活動」不允許同志「運動」的新加坡,是LGBT+為主題的首部星國商業喜劇。導演王國燊曾說:「《男兒王》其實可以算是我們勇敢的一小步吧,這個題材在商業喜劇裡頭,算是第一個。」諷刺的是,詡「亞洲人權燈塔」的臺灣商業通俗喜劇卻被異性戀故事霸佔,從未拍攝類似喜劇長片,反倒讓星國搶得頭籌。

《男兒王》故事講述主角曹啟明擁有強烈表演慾,無奈男性為主的工作場域,苦無管道發揮,因緣際會成為扮裝皇后。本片揭示出傳統父權男性、多元酷異社群的努力、勇氣、創意、貢獻與承受的壓力。以男身女相綻放藝術光彩,挑戰社會單一思維的審美尺度,帶領觀眾體驗性別再造的潛能,照耀出性別友善包容的普世展望。

 

結語:我們需要更多的跨性別電影

本文並非臺灣跨性別電影全攻略,僅止羅列幾部代表性作品。綜觀臺灣電影史,同志是絕對的少數,其中跨性者是少數中的少數。以市場盈利為導向的劇情長片為了迎合口碑票房,除非仰賴政府輔導金補助,幾乎不見創作者以跨性別者創作故事,更甭提以跨性別演員詮釋跨性別者這番前衛論述。

長片之外,臺灣仍有幾部短片作品涉及跨性別議題,如講述跨性別伴侶的《筑位》、紀錄生活在都市的原民跨性別的《山中美姬》、描繪性別認同啟蒙的《羅比與冰冰》、以渴望家庭的扮裝皇后為故事主題的《繁花盛開》。無奈作為短片作品,曝光與流通度遠不及商業院線電影或主流串流平臺作品。

電影是觸發人們思考的媒介平臺,用故事劇情引領觀眾去看見、思考過往不甚了解的事情。當跨性別不見銀幕,我們難以認識跨性別。期勉更多跨性別作品產出,用再現讓社群得以被看見,激盪出世人對性別二元外的疆界與認知想像。

 


 

本篇文章與Gagaoolala合作,現在就上全球最大同志影音線上看平台Gagaoolala收看更多精彩作品!

(點擊電影名稱即可線上觀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