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側記|主題演說】台灣:亞洲同志職場平權的先鋒-社會變遷下的婚姻平權

主題演說

為什麼我們需要職場的多元與包容? 該如何達成這個目標?

台灣無任所大使 林靜儀

 

很高興今天大家有討論到我們的下一步:多元與平等

人權就是要去建立多元與平等

當然我們都知道去年終於通過了同性婚姻

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年有多辛苦

無論是政黨成員或立委

跟社會溝通尤其對立面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如何制訂一部讓同性也能受到完整保障的法律

同婚通過後的新任務其實就是持續努力不斷希望大家能夠更平等

讓所有人、不同組織都能獲得平等權益

even面臨許多挑戰,但是會有改變的

 

昨天很多朋友都轉貼這則貼文:兩對中華民國陸軍女同志婚禮

我們的社會的確在改變,連軍方也發文

改變會是這個國家未來最常見的事情

平權女權同婚同志議題,希望變成這個國家、世界習以為常的事情

推動同婚平權的夥伴就是希望大家有選擇的自由
這個國家要保障所有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與自由

我們也還有來自國外透過結婚 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也受邀到執政黨的辦公室分享經驗
當時最重要的信念就是未來他們的小孩也會成為台灣的重要成員
所以他們不僅是新移民 也是台灣的未來

我們邀請200多位女外科醫生到總統府慶祝外科醫生日
因為事實上有那麼多女性去平衡自己的家庭與職業與夢想
同時他們也在乎台灣的政治
因此無論如何就是希望能去建立台灣的多元性

因此我非常感謝所有成員夥伴討論如何打造友善多元的職場環境
特別是針對同志

我們要建立新文化 新的典範
我之前嘗試去建立性別友善廁所
我們去看見不同人有不同的特殊需求
但我認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需求
我們要去確保每個人的自由 以及在環境裡自在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更好的模式
但我覺得在台灣我們需要更努力去打造這樣子的環境
並且去分享正面的範例 
我們有85%是中小企業
他們的員工以及公司主管階層可能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像家人
因為公司就像他們的家
因此所有員工就像家人朋友
希望大家有需求能有更友善的環境
其實不該有限制
所以在台灣應該建立更正面積極的範例
無論是企業政府或組織

台灣從15年前
第一次舉辦員工敏感度訓練
應擴及到一般企業
不同部門也都有性平辦公室
彼此之間應該對話
政府 非營利組織 人 組織與組織 組織與公司
都要對話 共同推廣這樣的未來

我有一位醫科學生是跨
因為所有醫科學生的培訓都需要進手術室上課
所有醫院都有男女醫師的數錢更衣室
但這個學生必須要一個友善的環境
我的學生說你們沒有滿足我的需求
因為我們建立起一個讓學生自在的環境
所以能讓學生說出他的需求
他剛動變性手術
所以我們立刻院內開會
在院內開設一個中性的更衣室

在我們醫院這是一個非常小的 和平的事情
很容易的討論
這是訓練當中很正常的環節

在未來 如剛剛說到的性別主流化政策
台灣要做的是不同背景性別生活經驗的人的共同參與
這就是性別主流化政策的意義:多元共榮平等
我們齊聚一堂就是要打破成見

有些女性現在依然受傳統價值觀而苦

必須生小孩成為媽媽 受限於婆婆

性別主流化不只為同志

也是為了所有男性女性

這正是政府的職責

但跟所有政策一樣

組織必須加速不同人的參與

最重要的是
通過同婚的過程 就是要溝通對話
並且建立典範 就是我們未來的任務
像是很多講者都有提到
我們可以打造更好的社會職場
不僅是為了同志
而是為了所有人
因為全球人口組成起來
可以讓世界對所有人來說是更好的
充滿多元性和自由
每個人都可以去選擇更好的生活

我很高興疫情期間 我們還是可以相聚

也許明年我們可以再舉辦一場同志友善公司 政府部門

目的就是促進全球的人權

我們在台灣其實會跟政府每次在吵架或人民在對抗政府時

每個人都會把手跟手勾在一起

因為大家都站在一起的話 會更強壯

希望我們會更緊密地彼此連結 更強壯

向我們疫情期間不用戴口罩一樣自由

 

QA:
中小企業、台灣社會相對保守
如果可以給一些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從什麼方面做起

女性有些家庭的責任 比方小孩生病要帶去就醫 或要照顧家中的長輩
政府其實讓員工有權利要求去處理緊急的家庭議題
但現在的環境不只對同志很困難 對女性也是
職場的困境還是在於需要一些時間處理私人事情

以同志來說

如果企業主知道員工已婚 伴侶的母親生病了需要就醫

像這樣的理解其實可以讓員工認為自己是受到保障的

但我不是說一定要公開自己是同志

而逝當我有需求 我可以要求政府要保障我的需求

同志族群在友善環境下可以更容易提出需求

像我之前說的 樹立典範非常重要

有時候可能只有五位

有時候要出櫃或跟同事說我跟你們不樣

其實很困難

但我們跟企業在討論共榮職場 同志權益

其實大部分的企業主不知道要做什麼準備
 

如果有照顧家裡的需求 要有特別的假日

我們讓企業主知道有規模風格類似的公司

有一種典範

只需要做一點調整 不會對公司造成太多影響
 

有範例之後 其實企業更容易接受議題

像之前在講同婚時 有些組織非常不友善

淡大部分組織是不知道狀況

所以他們需要去了解

如果做一些調整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如果我們滿足員工需求 會有什麼變化

可能需要一些形式去跟小企業溝通

然後把相同的經驗share給同樣的企業
 

QA:
林醫師是婚權運動中站在前線的支持者,在這些議題上已經達成非常重大的里程碑:同婚通過了,接下來每間公司都要遵守相關政策
比方婚嫁、加給等等,但在政策之外我們要有什麼樣的溝通?
 

其實像智慧型手機剛開始的時候 爸爸媽媽都會說不要一直滑手機

但現在實際上我們常常收到長輩圖 他們會看自己的youtube頻道 有自己的網紅

有時像這樣的議題 不同世代的議題不在於無法接受新議題

而是過去十年 他們伴隨著孤寂感 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被排除在潮流之外

所以碰到新議題 他們是挫折的

當他們拿到智慧型手機 幫他們裝了實用的app

這手機就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所以其實關鍵是在他們不知道如何參與大家的生活

 

最後,感謝所有參與者的貢獻,鼎力支持的企業跟NGO,我們用超過一年半的時間準備,
熱線兩年前到阿姆斯特丹參訪就開始在討論了,但因為疫情延後。今天的分享得到很多啟發,
聽到很多中小型企業的挑戰,其實歐洲的中小型企業也是經濟中心,
因此最後我提出一個條展:跨國企業資源多,多元共融的路上跟中小型企業合作,這些組織都可以出一份力。
儘管議程緊湊,我們的會議讓各方齊聚一堂,在亞洲推動職場共榮。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