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諮詢熱線聲明】 LGBT+ 團結,照亮彼此,繼續向前
近日因臺灣同志遊行主辦單位(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以下簡稱臺彩)員工於公開社群帳號發表不當的歧視言論,引發跨性別社群及運動夥伴們的憤怒、不安與討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理解並感受到 LGBT+ 社群中深切的失望與傷痛。作為長期推動 LGBT+ 運動與跨性別權益的團體,同時為今年「第七屆台灣跨性別遊行」的主辦單位,熱線在此表達以下立場與回應。
我們的歷史 —— 從第一屆起就是 LGBT+ Pride
2003年第一屆臺灣同志遊行由熱線主辦、隔年由眾多團體組成的臺灣同志遊行聯盟接續,就都是以 LGBT+ 為主體。首屆同志遊行的籌備幹部與團體,便已呈現同志社群的多元性,其中包括跨性別個人與團體的高度投入。這23年來,臺灣同志遊行「 LGBT+ 站在一起」的精神,從未消失、未來也不該消失。無論主流議題或邊緣聲音,彼此串連並形塑同志遊行的樣貌,這場屬於所有 LGBT+ 族群的集體運動,必須持續強調多元與團結。而每一位現身於遊行街頭的夥伴,都是這段共同歷史的重要成員。
我們不分離 —— LGBT+ 不分家
熱線始終相信,LGB 與 T 從來不是分開的群體。我們彼此面對的處境或許不同,卻被同一套框架所困:當社會預設「應該怎麼愛人、誰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這股保守力量影響著所有人的生活。
同時,我們也要警覺,這次事件在社群內部已引發許多分歧與討論。保守勢力在全球各地持續嘗試挑撥與分化,將性傾向與性別認同對立起來;我們不希望看到這樣的脈絡在台灣發生,讓事件或相關討論被誤用為反對方的工具,進而削弱整個運動的力量。
無論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非二元性別或酷兒等,我們每個人都在同一個異性戀規範與僵化性別二分的社會結構中被限縮、被檢視、被壓迫。因此,LGBT+ 運動不該被切割成誰的議題,而是要能彼此並肩,一起抵抗讓我們被邊緣化的制度。
我們的警醒 —— 團結與歷史意識
本次爭議源自臺彩員工在社群媒體上的公開言論,深刻反映了社群內部團結的脆弱,以及 LGBT+ 各群體間互相理解的困難。在社群媒體同溫層的過濾氣泡效果,內部同質資訊與意見不斷疊加放大、導致排他氛圍極化加劇的現代,即使身為 LGBT+ 個人,也往往在未能真實認識其他族群之前,容易受到刻板印象或分歧言論的影響。
臺彩作為臺灣同志遊行的主辦單位,核心團隊必須積極認識 LGBT+ 運動歷史並加強人權意識,正視這次事件背後反映的認知斷裂與組織責任。同志遊行唯有根植於運動的多元歷史,才能抵抗社群媒體帶來的分化效應。
此外,針對有意修改遊行「六色彩虹宣言」的討論,熱線提醒,當年六色宣言正是集結眾多團體夥伴共同討論產生的運動成果。若有任何修訂,主辦單位應再次邀請在社群服務、社群培力、社會教育、政策倡議等面向上不斷努力的 LGBT+ 團體集體討論,延續共同參與、決定六色宣言內涵的運動精神。
我們的承諾 —— 讓光持續照亮彼此
今年臺灣同志遊行以「跨越標籤,理解差異」為訴求,跨性別遊行則主張「跨越成見,照亮多元」——這兩個標語的精神,都是呼籲大家真正理解彼此的處境與差異,讓 LGBT+ 社群都能在台灣社會中被看見、被尊重。
我們觀察到,有些朋友選擇以不參加今年臺灣同志遊行的方式,來表達對此次事件的失望與憤怒。這樣的情緒與行動,都是運動中重要的聲音與表態。
但熱線選擇繼續走上街頭,因為我們相信,運動不因爭議而停滯。正是在意見分歧的時刻,更需要彼此看見、彼此聆聽,讓運動有機會對話、成長。我們邀請所有 LGBT+ 夥伴與支持者,無論此刻的心情是憤怒、疲憊還是悲傷,只要行有餘力,都親身參加 10/25 的同志遊行,以及前一晚 10/24 的跨性別遊行。
讓我們一起在現場,用你願意的方式,表達對此次事件與平權信念的想法,讓台灣的街頭繼續展現多元的力量。
10/25 遊行當天,熱線會在紅色大隊第一隊伍發送「Together, Stronger」跨性別旗徽章,歡迎所有朋友加入熱線隊伍,一起配戴徽章走在遊行現場;更希望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展現對跨性別社群的支持,讓這份力量不僅屬於遊行,更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裡。
最後,近日社群的紛擾,若已讓你感到過於憤怒、疲憊或焦慮,請暫時遠離社群媒體,務必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讓生活回到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