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座談會】給同志朋友的長照ABC活動側記

【光陰的故事座談會】給同志朋友的長照ABC活動側記

文 / Cara(熱線老年同志小組義工)

熱線老年同志小組長年關注台灣長照政策,並致力於教育同志社群了解長照服務。我們也發現,許多同志雖然尚未成為被照顧的老年同志,但已因照顧年邁的父母,成為家庭照顧者。因此,在今年9月7日(日)下午,我們舉辦了首場「光陰的故事座談會」,邀請四位在長照服務中擔任不同專業職位的夥伴,為大家深入淺出地介紹長照ABC。當天共有三十多位朋友參與,共同度過了一個收穫滿滿的下午。

主持人:

喀飛(熱線老同小組成員、擔任家庭照顧者多年)

分享人:

  • 長照失智ABC:婕妮(台北榮總失智症個案管理師/諮商心理師)
  • 長照申請ABC:欣怡(居家長照機構主任)
  • 長期照顧ABC:雅雯(居家長照機構居服員)、小太(全家人居家長照機構居服員)

主辦單位: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年同志小組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總是在學習如何愛與被愛,如何在不同階段與所愛的人、與自己同行。熱線老同小組今年首場座談會「給同志朋友的長照ABC」,超過三十位朋友共同參與,深入探討這個看似遙遠,卻與每個人都緊密相關的議題。

此次講座邀請在長照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員,包括醫院失智症個案管理師、居服督導、居服員,為大家帶來最貼近實務的長照知識,並由資深照顧者與倡議者主持,共同揉合出這場精彩的講座。分享者們提供許多實用的長照知識,重點整理如下:

 

1. 失智症的診斷與照護策略

就醫技巧

「神經內科」與「精神科」是診斷失智症及開立「身心障礙證明」的主要科別,此證明是申請各項資源的關鍵。

可用「健康檢查」、「看健忘/失眠/手腳麻」等溫和說法,降低長輩的抗拒感。

溝通與照護心法

  • 理解患者的世界觀: 失智症患者活在自己的「腦內小劇場」,是自己劇場的「導演」,照顧者是配角。不應強行糾正,以免引發衝突。
  • 同理與安撫情緒: 重點在於理解並安撫患者行為背後的不安與焦慮,而非爭辯事實。例如,當長輩擔心錢不見時,可溫和回應「錢我們都幫您保管好了」,使其安心。
  • 順勢引導: 透過引導讓患者「發現」事先準備好的替代品,給予其掌控感。

這些不僅僅是技巧,更是我們有品質地陪伴他們走過生命最後一段路的重要旅程。

 

2. 長照資源的申請與運用

申請方式

  • 撥打 1966 長照專線,也可以直接聯繫所在地的「照顧管理中心」。
  • 住院期間可向醫院的「出院準備組」提早申請,以便服務無縫接軌。
  • 任何人(朋友、鄰居、同居人)只要發現有需求,皆可協助申請。

評估與額度

政府會派「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依失能程度分為 2至8級,決定長照補助額度。

注意事項

照專訪談時,應具體陳述自己目前照顧上的困難情境,避免使用「還好」、「還可以」等模糊詞語,以免影響評估。

 

3. 照顧者的自我關懷與心理調適

照顧是一場馬拉松,許多家庭照顧者常因長期壓力而感到孤單、崩潰。講座中,講者們特別強調照顧者自我照顧的重要性,以及持續工作以維持自我成就感來源。此外,也分享了多個資源,讓大家知道遇到困難時,有哪些管道可以求助。

  • 不要為照顧而離職: 喀飛分享,台灣平均不健康餘命長達七年以上,如因短期狀況而辭職,可能導致個人陷入經濟與自我認同的雙重困境,之後也難以重返職場。工作是重要的平衡與成就感來源。有人分享自己曾覺得照顧壓力大,居服員到家服務期間,自己到咖啡廳工作,反而感覺到有些喘息空間。
  • 破除道德枷鎖: 過去常有人宣揚「照顧不假手他人才是孝順」的觀念,其實這是對照顧者的「道德枷鎖」。感到疲憊時,請務必向外求援,不要一個人獨自撐著。
  • 允許自己有情緒: 照顧過程中對長輩感到憤怒而後自責是常見的內耗。要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並找到適合的紓壓出口。
  • 尋求專業支持: 除了長照服務,可撥打 0800-507-272 聯繫各縣市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尋求心理諮詢、支持團體等服務。如有需要,也可向照專或個管師協助轉介。

 

4. 長照是家庭關係的「照妖鏡」

  • 引爆潛藏矛盾: 照顧責任的分配、經濟壓力等問題,常會將家庭成員間長年壓抑的恩怨一次引爆,成為對家庭關係的終極考驗。
  • 家庭照顧協議工具: 善用家總製作之線上「家庭照顧協議工具」,這是家庭成員間協調照顧責任、財務分攤的重要工具。若家人間難以達成共識,可尋求家庭照顧者協會的協助,共同討論出一份可行的協議,避免手足間因照顧而產生衝突。
  • 「出櫃」與否的影響: 本次也分享了熱線在2023年「台灣同志與家庭照顧調查」的結果。許多人以為同志被照顧與同志照顧家人是兩個獨立議題,但數據顯示這兩者其實緊密相關:已對家人出櫃者,在協調照顧分工上的衝突比例顯著較低。因為其伴侶關係與個人生活能被家庭理解與尊重,使得責任協商更公平透明。當同志的身份與照顧責任交織時,會產生獨特的挑戰與深刻連結。

 

5. 照顧現場的性別議題

  • 性別刻板印象: 案家常對居服員有指定特定性別的偏見,需要努力溝通破除。
  • 職場性騷擾: 一線服務人員面臨相當高的性騷擾風險,目前多以「換人」應對,反映出台灣在制度上對「照顧中的性」議題仍缺乏處理機制。
  • 性議題應對: 講座中,我們也聊到丹麥對長照機構裡長者性需求的處理方式,是去正視並有制度地提供給有需求者。了解這些,讓我們更能為自己發聲,避免或幫助他人應對,也能用更同理的態度看待長輩的親密需求。我們期許日後台灣也能正視並制定良好制度。

照顧,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它不僅是生理上的付出,更是心靈上的挑戰。我們面對疲憊、挫折,甚至可能與家人產生摩擦。然而,這趟旅程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溝通,如何為自己和所愛的人創造一個更溫柔、更尊重的老後,並重新審視「活著」的意義,學會在挫折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並允許自己也有脆弱和情緒低落的時刻。

我們可能是子女、是伴侶,或是未來的被照顧者。今天參與的朋友中也有許多長照專業工作者,我們邀請大家站在一起,建立同志友善的互助網絡,成為具備性別敏感度的長照工作者,期盼在不久的將來,長照體系能對所有性別與性傾向的長輩與照顧者更加友善,讓每個家庭,無論其組成如何,都能獲得平等的資源與溫暖的支持。

如果你也正身處照顧的旅程,或是對此感到迷惘,請記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有彼此,也有許多願意伸出援手的資源。如果你也喜歡這次的分享,或扼腕沒有參加到這次的實用講座,請密切關注熱線老同小組的下一場活動,我們將在 11月9日 舉辦「第一次辦告別式就上手」講座,一同為生命的旅程做好準備。

祝福大家都能在人生這條路上找到力量,也找到愛。

最後,以熱線老同小組的重要理念「你會老,我會老,關心要趁早」提醒大家要開始關心長照喔~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