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2【文章】拒絕「同性密友期」偽科學 支持「同志教育」進校園

拒絕「同性密友期」偽科學 支持「同志教育」進校園

 

Cheenghee Koh(小草)(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行政學院博士生)   

高穎超(美國羅格斯-紐澤西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生)    

吳政庭(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國中教師)

 

(註:原文精簡版以〈拒絕拷貝「同性密友期」山寨知識〉為題,刊登在2011年5月5日《台灣立報》性別版。本文歡迎通知原作者、留下出處後轉貼周知,擴大影響力。)

 

近日由宗教團體組成的「真愛聯盟」近日以家長及教師之名連署反對教育部在國中小學階段的課程納入同志教育內容,其據以立論的「同性密友期」具有重大學術瑕疵,卻以訛傳訛在台灣教育與心理實務界流傳了超過二十年,實須大力澄清、停止山寨知識繼續拷貝。

該連署訴求表示:『因為國小、國中學生處於從「同性群友期」進入「同性密友期」的階段,教導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會讓該年齡成熟度的孩子在「性別認同」及「友伴關係」上造成混淆,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之發展。』

追本溯源,「同性密友期」出自台灣流傳的青少年情愛發展階段性說法,認為學齡兒少成長會依循「無性期」、「同性群友期」、「同性密友期」、「異性群友期」與「異性密友期」的歷程線性發展。該派說法從九○年代後在台灣被大量引用,不少心理、社工、教育、宗教界人士朗朗上口,甚至用來當作禁止青少年同志自我認同、剝奪學子接受多元性別教育的依據。然而,很遺憾的是,這些令人尊敬的助人工作者的善意與熱情,卻長期被缺乏根據、憑空移植的說法誤導。

我們使用法國傅柯系譜學的方法回溯「同性密友期」概念如何在台灣落地蔓延的起源,赫然發現多數引用此說法的學術或通俗論著皆未能清楚交代引用出處;部分加註出處者,不僅指向數個不同的原始來源,在比對中文著作與原典後亦發現中文論著裡充滿著對於原始學說的誤讀與誤用。

舉例而言,許多文獻(含本次連署的附件)皆引用艾瑞克森(Erik H. 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八階段論,作為作者自己把青少年發展分成階段的佐證。但艾瑞克森在原典中敘述青少年時,根本沒有提出「同性密友期」及其相關的五階段論。[註1] 即使是明顯繪出五階段論的鄧菲(Dexter C. Dunphy),也僅止於描述從同性朋友的小團體發展成性別混處團體的過程,不僅沒有同性群友、密友期之區分,甚至還仔細描述同性朋友的小團體有助於建立、強化個人發展出異性戀關係之功能。[註2]

另一方面,假若認為「同性密友期」為台灣原創之學說,也不曾找到有研究用嚴謹的系統性調查或實驗等證據來證明此說法是有效的。甚至發現有研究偏頗地詮釋統計結果,把中性的女校友伴態度問卷結果硬扯上同性戀傾向相關,從而犯下誤將兩變項間沒有邏輯關連、但統計結果顯示相關,就當做有因果關係的基本謬誤。[註3]

事實上,曾明確提出同性密友(same-sex chumships)一詞的是人際心理分析學家蘇立文(Harry Stack Sullivan)。但他一方面並未將人類發展以此五階段分期,另一方面也強調是「社會污名、歧視造成同志的心理疾患」。甚至有學術專文細究蘇立文自己的同志情慾,如何幫助他在那個主流科學撲天蓋地要將同性戀當做疾病的年代,發展出臨床與理論上的創見。若這位在近代學者眼中,是在二十世紀初即認為「若要適切地解決被污名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就不能不反對社會歧視、偏執與盲從」的學術先驅,看到「同性密友」被惡意解讀成另一個忽視同志青少年情誼、視之為過渡的污名,肇始台灣學界與實務界長達二十年的偏執與盲從,若其天上有知,不知作何感想。[註4]

簡而言之,「同性密友期」及其衍生的兒少發展五階段說,不僅缺乏本土嚴謹科學證據之支持,更極可能是無學理依據,在國際學界不被採信的斷頭學說。然而,它卻像單細胞生物不斷地無「信」生殖,自我複製、綿延不絕。

其實,上述歐美理論亦都已被提出超過五十載。不僅時過境遷後,其理論的適合度已備受質疑,諸多歐美學界六○到八○年代討論中的各種人類心理或社會發展階段理論,早已飽受批評與質疑。這些理論不僅將動態變化中的人類行為僵化、本質化,以單一觀點主宰了我們對於青少年發展的理解,也阻礙我們真正去接觸,並謙卑的理解青少年們複雜、多重、豐富又有創造力的生命。認知社會學家哲儒巴斐爾(Eviatar Zerubaval)在其經典論著「社會心理觀」(Social mindscapes)中即強調,像人類發展階段的這種「認知普遍論」會侷限我們的眼界,相對的,「認知多元論」更能看到每個人的心理經驗其非個人性、作為特殊社會環境產物的多樣面貌。[註5]

此外,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同性密友期」的說法相當不利於現場教學!在過去男校女校或男女分班的時代中,或許讓該說法有了滋生的社會土壤。然而當今男女合校或合班早已相當普遍,當不同性別者已經有各種機會相處及學習,所謂先同性、後異性的發展期如何能劃分?說穿了,這種把同性情感當作過渡的說法,意圖在掩蓋恐懼同性戀的意識形態,或根本不把同性情感當做身分認同與生命歸屬的選項之一。

與同志學生平等相處的經驗告訴我們:他/她們需要很多資源,但最不需要的就是武斷的生物分類。同志學生需要同志教育協助他/她們認識同志朋友、獲得師長及同儕的支持,發展情感,擁有免於歧視、污名與恐懼的求學環境。非同志學生也需要同志教育,讓他們了解世界文化如何因多元而顯得美麗,也能學習與不同性別、性傾向、族群文化與生活型態的人相處與協調的生活民主。

因此,我們呼籲學界、實務界與媒體:儘速停止複製缺乏根據的「同性密友期」說法,並共同支持並監督教育部推動同志教育融入國中小形式課程的政策。該政策自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以來已晚了八年,從中央到地方的課程輔導網絡(性別平等教育輔導群、各縣市輔導團)及相關教學資源皆已齊備,全面推動都嫌太晚,豈有因偽科學再讓台灣教育開倒車五十年的道理?

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06839(本文歡迎留言或寫信通知我們後,可自行轉貼周知[註明出處],擴大影響力。)

 

§  註1. Erikson, E. (1950, 1963, 1993). Eight ages of man. In Erikson, E. Childhood and Society.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Chapter 7: p. 247-274. Also see: Erikson, E. (1968). The life cycle: Epigenesis of Identity. In Erikson, E.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Chapter 3: p. 91-141.

註2. Dunphy, D. C. (1963).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urban adolescent peer groups. Sociometry, 26(2): 230-246.

註3. 葉在庭(2001)青少年同性戀傾向初探性研究。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 1,頁111-132。

註4. Sullivan, H.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especially Part II) Also see: Blechner, M.J. (2005). The gay Harry Stack Sullivan: Interactions between his life, clinical work and theory.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41:1-20. and Wake, N. (2008). On our memory of gay Sullivan: A hidden trajectory,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55(1): 150-165

註5. Zerubavel, E. (1997). Social Mindscapes: 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ociology (pp. 1-6, 17-19).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