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是女?不應成為媒體討論的焦點

是男?是女?不應成為媒體討論的焦點

2017年3月24日10:04 蘋果即時論壇
作者:蔡瑩芝(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跨性別小組負責人)

 

前兩天,登山女領隊因帳篷燒毀而尋求協助下山的新聞,引起多家媒體報導。然而,令人訝異的是,即使該領隊未經申請就登山,新聞內容卻主要著墨於當事人的性別;一時之間,與事件本身無涉的當事人性別,竟成為社會注目的焦點。我們不解,究竟登山事件與性別身份的關聯何在?一個人是什麼性別,又為何需要社會大眾和新聞媒體花心力討論?

身為旁人的我們,並不清楚當事人的身份狀況為何,但那也實在無關緊要。相應地,媒體和民眾的反應,正恰恰顯現了社會拿放大鏡檢視每個人性別,對於性別身份曖昧不明的個體卻又以獵奇的角度窺伺,以滿足自身好奇心。

從這一事件,我們可以看出,超脫兩性框架之外的跨性別者,在社會中生存必須面臨多大的不友善,生活處境又是如何艱難。正因為社會仍然存在僵固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跨越者、或中性/性別模糊曖昧的朋友,在現實中往往因為性別外貌與證件不符,或性別表現不合既定的刻板印象,在生活中處處碰壁,甚至遭受排擠與霸凌。在鋪天蓋地的性別檢查下,不論跨性別者能力、專業或個人特質的好壞,恐怕都難以被看見、被正確評價。

有些網民認為,追究當事人性別是探測對方誠信的指標──這個質疑對於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相信都不陌生,就連總統蔡英文也曾經被要求公開性傾向。

我們都知道,在性別表現越多元開放的社會,性少數越不需要隱藏身份;相反地,當社會中還有人需要隱藏其性傾向或性別身分,正顯現了這個社會的不夠友善、包容,仍然頻頻發生因著一個人的性別身份而出現的差別待遇,也是促使性少數不願出櫃的原因。因此,不論當事人的性別為何,沒有人必須跟社會交待自己的性向、性別狀態,尤其當這件事又跟新聞事件本身無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警察在新聞中向媒體透露過往辦案的資料,包含姓名、出生年月日等極度隱私的個資,以作為比對之用。我們想問,警方為何能夠不顧人民的隱私權,任意向記者透露個資?或者動用權力幫記者比對身份?

前陣子警察盤查的新聞受到社會關注,有不少民眾認為,只要沒做虧心事,提供個資給警方無傷大雅。我們反倒想要提醒,當警方可以在這次事件中,不重視人民的隱私,輕易向媒體透露當事人身份資料,我們又怎麼可能有足夠信心相信,警方真的會重視、保障人民提供的個資呢?

 

刊登網址連結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