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荷蘭老年同志福利實務工作NGO交流

荷蘭老年同志福利實務工作NGO交流

紀錄:CARA|同志諮詢熱線老同小組成員、長照領域專業工作者

今天有幸參與了熱線主辦的「Pink 50+ 荷蘭老年同志福利NGO實務工作交流」,請來了 Roze 50+ Nederland 的大使Jan 與我們分享荷蘭在老年同志倡議上的點滴與挑戰。 

聽Jan 娓娓道來他的生命故事,短短幾句,卻讓人非常觸動。他分享了自己性傾向認同與實踐的歷程,也提到親自照顧伴侶的經歷,以及在長照中,遭遇工作人員不友善對待的各種難過時刻。我想也正因為這些經驗,使他現在雖然退休了,很大一部分的義工工作就是到處去醫療機構和大學演講,用真實的生命故事來影響聽者,增加同志能見度、同理心與善意。

前面Jan特別提到的老年同志的處境與風險,雖然和異性戀一樣,也要生活、要出門逛街、要倒垃圾,過著跟大家一樣的日子。但因為生命經驗、生命史、社交網絡、性制(sexuality)、親密關係都太不一樣,比如和親朋好友可能比較少聯絡、有Chosen family、大部分沒有孫子女、關係形式不同⋯⋯等,而老年後可能面臨包括:重新入櫃、面臨孤獨感、缺乏社群、容易因為「少數群體壓力」而有更多身心的狀況等等,聽到這邊真的覺得,想更堅持自己想走在這條倡議的道路上,希望可以讓更多同志夥伴可以有越來越安心的老後生活。也更意識到政治與政策,真的會用各種形式大大影響到同志族群,我好希望台灣的長照與醫療領域都可以越來越性別友善。 

有人問了 Jan,面對不缺病人的醫療機構,或是沒有拿好處的照顧機構,他們是如何說服對方拿出錢來申請 Pink Passkey(粉紅鑰匙) 這樣的彩虹友善認證? 他微微一笑,輕輕地說:「用耐心啊,慢慢跟他們講一些很難過的故事。」 那一抹溫柔的微笑,真的道盡了倡議者所有的堅持與不易,雖然他已經退休,但他仍每週花上將近三十個小時做志工,到各地演講與倡議,這樣的毅力讓人很敬佩,想想,其實所有這條路上的人,也都是如此用心與堅持的,但也忍不住想,有時候當社會不友善時、沮喪的時候,怎麼撐下去的呢?可能就是,我們更要珍惜身邊一起走的夥伴們,手握緊緊,支持與勇氣也會多多了吧。同時會覺得難過,為什麼人們非得聽到痛苦哀戚的同志故事,才願意多一點點的覺醒和友善?但我想,這就是因為立基點不一樣,若非有人現身把少數族群的心理狀態和壓力說出來,多數人永遠無法理解吧,這讓我更清楚知道,這也是像是熱線存在的價值之一吧,一點一滴從不同面向現身、現聲、現生的重要性。 

另外,他們所做的「粉紅鑰匙」認證,真的非常可愛且務實。他們會頒發一個巨大的粉紅鑰匙給通過認證的機構,而且檢視過程毫不馬虎,不只是審閱紙本資料(本來很擔心只是做做文書資料),結果是:還會親自訪談機構內的工作人員和住民,確保友善氛圍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也會提醒機構,將問卷上的「你已婚嗎?」改成更開放的「你是否有伴partner呢?」,從微小處體現尊重與選擇。 更讓人覺得窩心的是,有人問到跨性別者若面臨困難時,荷蘭有什麼樣的支援?Jan 提到了警察機構有一個專門的友善網絡,叫做 「Pink in Blue」(“Roze in Blauw”藍色中的粉紅色)。這些性別友善的警察,讓有需要的人可以直接尋求他們的協助,這種在體制內的協助,我覺得是台灣還蠻缺乏的,能夠在大部分人認為古板冷硬的體制內,有這種溫柔的力量守護,超級溫馨,讓我也看見新的可能性。 

在交流中,有個意外的發現令人感傷——荷蘭的同志友善排名竟然在短短六年內因為政治因素倒退了這麼多,我聽到這裡其實有點心酸跟憂心,想到近期的國際情勢,這些浪潮多少也會影響到台灣。 儘管 Jan 不斷提到,「要走的路還很遠」,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台灣的現況。但整個交流過程也還是非常振奮人心。 看見了像 Jan ,花費很久的時間才找到自我認同、擁有想要的生活,而現在的他,將這份力量轉化為倡議的動力。他不僅認真為自己想要的權益發聲,同時也非常認真地玩樂、跳舞!他一直用那份神秘的微笑告訴我們,年紀絕不是阻擋玩樂的因素。 

我覺得他完美體現了我心中「活躍老化」的想像:既熱情為社會貢獻,也享受生活。雖然荷蘭的同志處境艱難,有倒退的趨勢,但至少讓我們看見,透過像 Roze 50+ 這樣的努力,仍看見希望,比如彩虹養老院和友善認證的光景是真實存在的。這給予了我很大的希望,能夠更有能量的去想像和爭取想要的、有尊嚴的老後生活。我衷心期盼台灣未來也有機會,能有相關單位推動一個專屬於醫護、照顧機構的友善認證。再次謝謝Jan的分享。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