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8光陰的故事座談會:長期照護與同志側記

光陰的故事座談會:長期照護與同志

  熱線老年同志小組長期關心長期照顧議題,在11月28日下午特舉辦「光陰的故事講座會:長期照護與同志」來讓更多同志社群朋友了解此一重要議題,活動地點在呂欣潔的社會民主基地舉辦,由張筱嬋(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覃玉蓉(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兼所長)三位講者與談「長期照護與同志」議題,現在計有八十多位朋友參加,顯現此一議題的重要性,而105年老同小組也將持續舉辦相關活動,希望更多朋友你的參加。

現場報導如下:

家庭照顧者的困境

  首位講者張筱嬋的講題為「長照法實施後對實務工作的影響與衝擊」。張筱嬋首先聲明,長期照護是一項民生問題,繼而提示所有人皆須予以關注。講者隨後說明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長照中心)的服務項目,主要可分為居家式服務、社區式服務、機構式服務等三大類。但張筱嬋質疑,現有人力匱乏的狀況下,預想的服務項目真能落實嗎?人力匱乏,對使用者而言,服務的成效不彰,對現有人力而言,又是頗大的負擔;張筱嬋提到,平均來說,每六百件民眾申請服務的案件,僅由一名評估人員負責,這個懸殊的比例令現場聽眾驚聲連連,並且心生懷疑,人力匱乏的問題如未獲得妥善的解決之道,將於兩年後施行的《長照服務法》的成效將會如何?

  張筱嬋也對長照的未來走向表示擔憂。《長照服務法》的施行細則仍在草擬,但講者期待立法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聘僱、管理、訓練外籍看護工等相關問題,以避免家庭照顧悲劇的發生。此外,張筱嬋指出政黨輪替亦是一項問題,因為國、民兩黨在長照服務的財源上,存有歧見。目前執政的國民黨主張保險制,未來可能執政的民進黨則擁護稅收制。政策如未能連貫,便可能從而衍生問題與爭議。

  張筱嬋接著提到,政府不應忽視家庭照顧者(指於家庭中對失能者提供規律性照顧之主要親屬或家人)的需要,反而應該按照他們的需求發展政策。例如,有的家庭照顧者其實非常需要教育訓練與心理支持,畢竟照顧失能者並不容易,且壓力頗大。政府如何協助家庭照顧者,亦是長期照護不可忽視的一環。最後,張筱嬋也表示官方對於長照服務申請者之身分的限制不多,因此,身心失能者的朋友或同志伴侶可以代為申請長照服務,應無疑問,否則單身而無親屬或家人的榮民,該由誰來代為申請長照服務呢?

長照服務法與性別

  第二位講者覃玉蓉的講題為「台灣長期照顧政策簡介」。覃玉蓉按照時序講解台灣長期照顧政策的脈絡,並一一指出近年相關政策的爭議。例如,覃玉蓉認為開放或放寬長照服務營利,存在著道德風險的問題,可能危及入住壽險業者經營之長照機構的失能者的權益,甚至生命。且開放營利可能階級化長照服務,經濟不平等使得有些人難以享有基本且合理的服務。講者還強調,市場競爭並不能促進長照服務的品質,由於被照顧者可能因為身心失能,而較難表達自己所受到的惡劣待遇。然而,講者提到,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已經保證,壽險業者將如願進駐長照事業。上述問題將來會否發生,值得你我的觀察與監督。

  覃玉蓉也指出《長照服務法》忽視了在台將近二十萬的家庭外籍看護。具體而言,長照服務體系「本國人力為主,外籍人力為輔」的目標要如何達成?是優先改善本國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還是優先改善家庭看護的低薪過勞?或是整合本國人力與外籍人力作為第三條路呢?覃玉蓉羅列並闡釋兩個反對將外籍看護納入長照制度,由長照機構聘僱的意見。其一,在足夠的長照服務資源建置以前,取消家庭聘僱外籍看護的制度,將對需要長照的人造成衝擊。其二,只要本勞與外勞沒有同工同酬,將來反而會進一步降低勞動條件,導致本國人更不願意投入社區照顧,且長照服務即將開放營利,政府恐怕不能管制。

  覃玉蓉也論及長照與同志的相關問題。根據《長照服務法》,家庭照顧者得享有其支持服務,如定點、到宅等支持服務;而該法對家庭照顧者的定義是:「於家庭中對失能者提供規律性照顧之主要親屬或家人」。言及此,一個對同志而言至關重要的問題於焉展現,亦即,法定的「主要親屬或家人」,是否包含朋友或同志伴侶?覃玉蓉指出,此一問題可以不必涉及修法而獲解決,即透過該法的主管機關為之函釋,直接放寬。《長照服務法》的主管機關,為衛生福利部,我們可以要求其函釋「主要親屬或家人」所指究竟為何?甚至進一步倡議將同志伴侶含括在「主要親屬或家人」的界定範圍內,繼而保障同志的權益,促進其福祉。

  至於建置長照服務的財源,講者闡釋了國、民兩黨分別主張的保險制、稅收制所需面臨的挑戰。國民黨主張的保險制,挑戰在於開辦長照保險後,「服務給付赤字」勢必要以「現金給付」來填補,同時求節省長照保險的支出。民進黨擁護的稅收制,問題則是地方政府與長照中心的服務效率與服務範圍,似乎難以和主打「低廉人力」的外勞仲介競爭,如此該怎麼取得多數民意的支持?

  最後,覃玉蓉說明公共化照顧服務,以及照顧作為一種社會權利,必須回應四個不平等議題。其一,性別不平等:女性親屬往往犧牲經濟自主,以承擔多數家庭照顧責任,她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難有置喙的餘地。其二,勞雇關係及國族不平等:為減輕家庭照顧的負擔,較沉重的照顧工作由收入不穩但異常辛苦的照服人員負責,甚至是無法自由轉換雇主、沒有勞基法保障、家庭與社會生活完全被剝奪的家庭外籍看護。其三,階級不平等:家庭必須透過市場取得服務,因此家庭之間的經濟不平等,造成有些人只能獲得品質惡劣的服務,甚至根本無力購買任何服務。其四,多元族群/身分不平等:多元文化議題遭到政府的忽略,如同志、新移民、帕斯堤及各種罕病者所需的照顧服務,皆處於非常邊緣的位置。總而言之,覃玉蓉認為不論是制度規劃或執行上,都具有高度的挑戰性。能否妥善處理相關爭議,對政府與民眾而言均是很大的考驗。

同志運動如何關照長期照顧

  第三位講者王增勇的講題為「長期照顧與同志」。王增勇認為目前同志的準備老後照顧,多屬個人式的,如存錢、購買房屋或保險等,但問題在於沒有人能預料自己的壽命長短,假如活得久,先前的準備便可能不足。因此,王增勇主張同志的老後照顧必須開始思考集體的,也就是社群的行動,需要以建構同志長照體系來支持同志。同志的生活方式如何被長照體系所尊重,便是一項關鍵的問題。

  那麼,同志團體(如熱線)可以做些什麼?講者認為可以雙管齊下,一是使現有長照體系友善同志,二是建構同志專屬的長照體系。具體而言,王增勇的建議如下:一,爭取在長照服務網計畫中,以同志的角度規劃同志長照發展計畫。二,將性別多元課程納入長照人員的教育訓練,以避免同志進入長照機構後再次入櫃。三,爭取同儕工作者成為長照人員,亦即同志照顧同志,使被照護的同志感到安心自在;雖然衛福部尚未放寬相關規定,但王增勇認為同志團體可以開始培育這方面的人才。四,在長照法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項目中,推動同志家庭照顧者的支持服務。五,將性別多元納入長照機構評鑑的指標,以檢視機構是否尊重同志住民。六,在長照保險中爭取現今給付的項目。如果只有服務給付,被照顧者將只能從政府規定的正是服務提供者選擇,但現有長照機構不見得是同志友善,甚至許多還具有教會背景,同志如果必須接受其服務,將備感壓力,因此,透過「現金給付」的方式去翻轉照顧中的權力關係,讓同志握有自主規劃理想照護方式的權力,如可自行決定聘僱同志來照顧自己。王增勇最後提到,同志的發聲可以促進長照體系對同志的友善態度,有朝一日,同志還要建構屬於自己的體系。

交流與回饋

  講座最後的Q&A時段中,有位曾在長照機構服務的聽眾向王增勇提問:同志專屬的長照機構應如何開始?王增勇的回應是,照顧模式必須以人為本,而非追求標準化的管理;看見同志的需要,才能使同志獲得合適的照護。當同志被長照體系看見,同志使用者可以透過集體力量讓服務體系回應同志的需求,並監督服務提供的品質。如果同志社區成形,專屬同志的長照機構也就會孕育而成。鄭智偉隨後補充,機構的空間也必須使同志感到安心,自在做自己,否則迫使同志想方設法假裝自己為一名異性戀。覃玉蓉也分享看法,她以瑞典的老人之家為例,指出該機構的服務員必須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先了解瑞典的同志文化。這或許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地方。鄭智偉也提醒必須考慮入住同志的性需求;王增勇接著指出,有必要透過教育訓練,使照護者得以正視被照護者的性需求。最後,呂欣潔呼籲,同志現在即應表態,以免日後需要再花更多的心力去調整與爭取。

  長期照護是一項與你與我息息相關的議題,同志自不在例外。然而,值得懷疑的是,目前長期照護的規劃與實行,是否真的顧及了多元的需求?以人為本是長期照護的核心精神,唯有正視每一人的需求,並依此制定、調整政策,才有機會使所有人的老後都能安適自在。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傾聽他人的想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